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强化应对公共危机能力树负责任政府部门形象 ——访“2007年渤海溢油应急演习”副总指挥、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13-07-09 浏览次数:208

6月5日世界环境日,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陆空立体海上溢油应急演习——“2007年渤海溢油应急演习”将在河北秦皇岛海域举行。此次演习选址渤海有何深意?将在哪些方 面体现不凡亮点?对提升我国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应急反应能力、增强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有何推动?演习前夕,本报记者对演习副总指挥、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 长刘功臣进行了采访。

经济发展需要平安交通作保障

  渤海是我国半封闭的内海,周围分布着辽宁、河北、天津、山东三省一市,港口、渔业、生物养殖、油气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。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环渤海经济圈享有我国北方“金项链”的美誉。

  对于以渤海湾为中心的北方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,刘功臣深有感触。他说,近年来,环渤海各省市掀起发展海洋经济、港口经济的热潮,海洋渔业、滨 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三大海洋支柱产业产值强劲攀升,渤海湾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也越来越火。按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,环渤海经济 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5510亿元,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2.4%。而且,以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为“引擎”,环渤海地区持续 保持良性发展的势头,本世纪初,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“增长极”。

  刘功臣强调:“环渤海经济的发展,需要平安的交通环境作保障。”据悉,目前渤海湾内大小港口已发展到近百个,大型船舶及化学品、油类等专业化船舶穿梭进出,油田众多、井架林立,通航密度不断加大,海上通航环境日益复杂,防治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形势非常严峻。

  为保护渤海海洋环境,交通部海事局于2006年组织天津、辽宁、河北、山东四个直属海事局建立了《渤海海域船舶污染应急联动协作机制》,制定了 联合应急行动方案,实现了各地优势互补,整合了应急反应设备及人力资源,提高了区域应急反应效率。“本次溢油应急反应演习选择在秦皇岛海域举行,将有针对 性地全面检验这些方案和机制的有效性,相信会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好中加快发展,对这一地区的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有重要意义。”刘功臣说。

船舶污染防治机制渐趋成熟

  据刘功臣介绍,根据交通部海事局综合研究评估认定:渤海湾、长江口、台湾海峡和珠江口水域,是我国沿海四个船舶重大溢油污染事故高风险水域。对于这四大区域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防治工作,交通部海事局一直高度重视,常抓不懈。

  以渤海湾海上环境保护工作为例,交通部海事局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,还特别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:一是贯彻落实《渤海碧海行动计划》,针对渤海 海域环境敏感性较强、水体交换自净能力差等特点,对渤海海域船舶实施铅封制管理,有效减少了油污水排放入海数量。二是在秦皇岛、烟台投资建设了大型的国家 溢油应急设备库,有力提高了渤海海域应急反应能力。三是制定发布了《渤海海域船舶污染应急联动协作机制》,有力整合了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应急资源,提高了 协调联动性。在2005年大连海域“阿提哥”轮溢油事故及2002年天津海域“塔斯曼海”轮溢油事故应急行动中,环渤海三省一市海事部门团结协作,联合行 动,对污染事故进行了及时应急处置,有效保障了人命财产的安全和海洋环境的清洁。

  “在交通海事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,目前除渤海湾海上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机制渐趋成熟外,我国其他海域的海上环境保护机制和应急反应体系也已初步建立,在抵御海上船舶溢油污染风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”刘功臣说。

溢油演习将呈现多处亮点

    据了解,6月5日举行的溢油演习将体现组织规模大、针对性强、科技含量高、影响面广等特点。演习过程由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,将有效增强社会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公共安全危机意识,引起他们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理问题的认识和关注。

    刘功臣介绍道,在此次演习中,海事部门将动用迄今为止国内最先进的应急设备,其中包括直升飞机喷洒消油剂装置、溢油取样浮标、快速布放式围油栏等。设备之 先进,溢油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之高前所未有,具有较强的科技示范作用,对于普及海上溢油应急知识,提高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工作科技含量具有重要价值。同 时,演习活动还邀请了300多名社会志愿者参加岸滩清污行动,以争取社会各界对维护海洋环境安全的更多关注与支持。

  “6月5日,世界环境日,‘2007年渤海溢油应急演习’将向社会呈现一场声势浩大的海陆空立体应急行动,我们期待更多普通百姓的关注!”刘功臣诚恳地表示。